(一)部門合作。農業部和國家衛生計生委按照國務院防治重大疾病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要求,統籌協調全國布病防治工作。地方各級畜牧獸醫、衛生計生部門加強部門合作,完善協作機制,按照職責分工,各負其責,建立健全定期會商和信息通報制度,實現資源共享,形成工作合力。
(二)落實責任。從事動物飼養、屠宰、經營、隔離、運輸以及動物產品生產、經營、加工、貯藏等活動的單位和個人,要依法履行義務,切實做好牛羊布病免疫、監測、消毒和疫情報告等工作。各相關行業協會要加強行業自律,積極參與布病防治工作。
(三)監督執法。各級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嚴格執行動物檢疫管理規定,加強牛羊產地檢疫、屠宰檢疫和調運監管,嚴厲查處相關違規出證行為。
(四)區劃管理。農業部會同國家衛生計生委等有關部門加快制定布病無疫區、無布病場群的評估程序和標準,指導各地開展“布病凈化場群”和“布病無疫區”建設,推動人畜間布病控制和凈化。
(五)人員防護。在從事布病防治、牛羊養殖及其產品加工等相關職業人群中,廣泛開展布病防治健康教育。相關企事業單位要建立勞動保護制度,加強職業健康培訓,為高危職業人群提供必要的個人衛生防護用品
和衛生設施,定期開展布病體檢,建立職工健康檔案。
(六)信息化管理。各級畜牧獸醫、衛生計生部門要建立健全布病防治信息管理平臺,適時更新一類、二類和三類地區及布病無疫區、凈化場群信息,發布布病分區、免疫狀況和防治工作進展情況,切實提升信息化服務能力。
(七)宣傳教育。各級畜牧獸醫、衛生計生部門要加強宣傳培訓工作,組織開展相關法律法規、人員防護和防治技術培訓。針對不同目標人群,因地制宜,編制健康教育材料,組織開展健康衛生宣傳教育,引導群眾改變食用未經加工的生鮮奶等生活習慣,增強群眾布病防治意識,提高自我防護能力。